数学老师的黑板同学你不要擦

关注微信:DuoDaaMath 每天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注:此文由苏家宝发表于科网,有些许改动,原文《我听姜伯驹先生讲数学》

1994年9月初,我进入中科院数学所念博士。

开学不久,我便到北京大学旁听了一学期姜伯驹先生开的课《同调论》。

20年过去了,姜伯驹先生讲课的具体内容,我听了个大概,听了当时就忘,因为原来没有学过么。但是姜伯驹先生讲课时一些很独特的风格,我记得十分清楚。

20年前,北大东门的那几座新大楼还没有动工修建,姜伯驹先生的上课地点在文史楼,离未名湖不远,早上7点40分就开始上课。

姜伯驹先生的板书写的很工整、很漂亮,同调的长正合列与交换图,写的如同脱氧核糖核酸分子链(DNA)般漂亮,还用不同的彩色粉笔把箭头或者重要的地方标的十分醒目。上课前,姜伯驹先生先把本次课所留的作业整整齐齐地写在黑板靠右边的地方。

北大教室的右上角,贴有一张爱心图,上有几个大字:请帮老师擦黑板。

我当过中学教师多年后才又走进大学,知道在上课中间,最好不要擦黑板,因为老师前面在黑板上写的内容,后面讲课可能要用到。

有一次课间休息,姜伯驹先生出去了,一个不知情的学生献了爱心,要擦掉姜伯驹先生的板书,我看见了,忙挡住了,但已经擦掉了一块,姜伯驹先生回来,看见了,笑了笑,又把那个学生擦掉的部分补了回来。

我还惊奇的是,上完课,学生们大多自顾自地走了,姜伯驹先生把黑板擦了之后才离开教室,而作业题,他没有擦掉。

后来,还是有学生长了眼色,课后主动帮姜伯驹先生擦黑板,其中自然有我。

有一次天下大雪,早晨起来,我骑着自行车,冒着大雪去听课,雪厚,我还摔了几跤。我心想,雪这么大,不知课还上不上。等我骑车快到了教室的时候,看见姜伯驹先生冒着大雪,骑着破自行车,按时到了。那次学生来的少。

我后来才知道了姜伯驹先生在中国数学界的学术地位。

一个真正的数学大师,对于讲课,是那么认真,不光讲的认真,而且写的认真,让下面听课的人,在听枯燥的数学当中,有赏心悦目的感觉!
作为中国的顶级数学家,姜伯驹先生以行的方式,展示了一个大学教授的风范。

姜伯驹先生没有用言语去说教和指点别人该怎么去做,他自己在做的过程,就是在教别人该怎么去做,就看下面坐的人是不是有心去学。
能不能在看别人做的过程中学到好的有用的东西,就是世界观的问题!

一个人,如果看了别人如何做都不学的话,就别指望他能听了别人的话去学。

我认得姜伯驹先生,姜伯驹先生到现在并不知道我是谁。我用不着去为讨好姜伯驹先生而写此文,我只是记录了我的见闻。早在很多年前,我就和姜伯驹先生的博士我现在的同事赵学志教授在聊天时说过我当年听他导师的课时的有趣见闻,而且不止一次。

除了20年前第一次走进北大的教室后,我和姜伯驹先生打招呼说过话,以后我再没有和姜伯驹先生说过话,即使他来首都师范大学做演讲或者参加一些公开的学科研讨活动。

我听过姜伯驹先生于2007年12月份在首都师范大学做的有关“手性数学”的学术演讲。我压根就没有听懂,就记住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节。
为了很形象地打比方,姜伯驹先生当场解下了裤带当作工具做演示,做完后接着又系上了裤带,还提了提裤子。能盛100多人的大教室里发出了一阵会心的笑声。

我记得姜伯驹先生好像并没有笑,整好衣服后,认真地继续着他的演讲。

从细节中学习是我的长项。我从姜伯驹先生的课上学到的东西,用到了我的教学生活中。

我上数学课,无论是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的课,板书写的很整齐,但比不上姜伯驹先生。我从不允许学生擦黑板,自己也基本上不擦黑板,如果黑板够用的话。

不好意思的是,课后我就不擦黑板了,四大块写得满满的,太多。

一个大学教授,面对的是将要走上社会的年轻学生,那该怎么样在课堂上体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呢?不是说,而是做,做得怎么样?!

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在大学的课堂里,该学的仅仅是知识吗?是不是该在似乎微不足道的细节中汲取对自己成长有益的营养呢?!

 

关注微信:DuoDaaMath 每天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标签: none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