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存取式数学研究与论文创作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哆嗒数学网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作者:王浩,牛津大学教育学硕士,香港城市大学英语博士,现于香港浸会大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

 

 

从牛顿在苹果树下被砸出灵感的传说可见,长期以来,科学研究都是以个体为单位的科学家以及由个体科学家所领导的团队所从事的工作。而近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却有可能改变这一数百年所形成的传统,为科研合作提供新的范式与平台。笔者试图从一个英语写作老师和应用语言学研究者的视角,通过介绍数学家陶哲轩等人倡导的开放存取式(open access)数学研究项目Polymath,讨论互联网时代新型的科研合作模式在数学界的发展,并思考科学2.0与论文写作2.0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 开放存取:数学家陶哲轩教授倡导和参与的数学科研新范式 
 
 
 
 
当代数学家、菲尔兹奖得主陶哲轩教授在2009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的演讲上介绍了近年来数学研究界出现的一种新型合作模式Polymath。他在演讲中指出,互联网是古腾堡印刷术以来对人类科研与交流影响最大的技术。通过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开放的数学研究平台,数学家和对数学感兴趣的人士可以针对某个数学问题的研究共同努力,获得比个体数学家或研究团队更有效的科研成果。陶教授还指出,自己曾将撰写的这篇演讲稿放在博客上收集网友的评论,并根据意见作出修改,这也体现了他的知行合一。 
 
   
 
 
          最早提出这种互联网开放存取式数学研究模式的Tim Gowers教授在其博文《群体合作数学是否可能?》(Is massively collaborative mathematics possible?)指出,这种群体合作模式有以下三个优势:
 
1)很多时候解决问题是需要运气的,仅从概率的角度来看,更多人的参与也会提升好运气的机会;
 
2)通过交流互动集思广益能让具有不同知识和背景的合作者碰撞出火花与洞见;
 
3)有的人善于提出新的想法,有的人更专注于对想法具体实现,合作有利于参与者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 专门用途英语视角下的开放式数学论文写作与修改 
 
 
 
 
2016年应用语言学界著名的学术期刊《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发表了英国Sheffield Hallam University大学教育学院英语老师Lisa McGrath博士的论文《开放存取式写作:针对一篇纯数学研究论文的在线初稿写作与修改的研究》(Open-access writi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online drafting and revision of a research article in pure mathematics)。这是应用语言学界和专门用途英语研究领域第一篇关注开放存取式数学论文写作的论文。
 
McGrath博士通过收集和分析Polymath 8博客下的659条评论(共计57,105词),利用前人工作总结出的框架,对相关评论进行编码后分作6大类:
 
1)数学论证(mathematical argument):相关的编码包括检查或修改现有的数字内容;设置数学符号;编写定义、定理和论证;
 
2)元数学论证(meta-mathematical argument):相关编码包括调整或建议添加说明文字、例子或者对选取研究方法动机的解释;讨论引用文献;在导论中讨论研究的语境与框架
 
3)说明性结构(expositional structure):相关编码包括论文分节、图表和图形的排位;信息呈现流程的控制
 
4)命题式展开(propositional development)产出新的数学知识;报告和讨论新的结果
 
5)格式讨论(formal):调整或报告句子层面的问题(如数学代码或文本的笔误)
 
6)运营讨论(operational):组织调配工作与合作;处理技术相关问题;分配工作量;报告作出的修改;讨论与出版相关的问题;选择期刊;决定作者身份   
 
分类 出现次数
数学论证 158
元数学论证 81
说明性结构 35
命题式展开 75
格式讨论 177
运营讨论 120
646
 
 
McGrath博士对开放式论文写作与修改过程的研究所使用的框架对于需要用英语写作数学论文的朋友也有一定的启发。从上表可见,数学论文的作者不仅要在数学论证上动心思,还要在所谓元数学论证上下功夫,也就是要对自己的工作本身进行思考和讨论,不仅让读者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和如何做的,还要让读者明白自己为什么这么做。与此同时,在数学论文写作的格式与运营方面,多些和导师、同学讨论获取他们的帮助也很重要。
 
 
 
 
 
 
正如McGrath博士在论文中所说,由于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博客中的讨论,并没有触及具体论文不同版本的修改或写论文前Polymath参与者就数学问题本身的讨论。因此,Polymath这种新型数学研究模式所涉及的内容和对数学研究者的启发远远不止这篇论文讨论的范围。然而,McGrath博士作为第一位关注Polymath的英语老师和研究者所展示出的宽广的研究视野和具开拓性的研究精神却值得我们学习。  
 
3. 从科学2.0到论文写作2.0 
 
McGrath博士的论文可以放在科学2.0和论文写作2.0这两个较大的语境下解读,或许能为广大的科学研究者和从事论文写作的作者、老师提供新的启发。
 
 
 
2008年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系Ben Shneiderman教授在顶级期刊Science上发表短文Science 2.0具有前瞻性的指出互联网技术在为新一代的科研范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机遇的同时也需要 “新一代科学Science 2.0来研究社会科技系统中的综合性跨学科问题” 。作者认为,科学1.0时代的英雄像伽利略、牛顿和爱因斯坦提供了关键的方程来描述重力、电、磁和光之间的关系。相反的,Science2.0的领袖们研究重点在信任、同理心、责任与隐私。作者预言,未来400年的伟大科学探险将在于界定、量度和预测上述这些变量从而加速科学发现、工程创新、电子商务和教育。由此可见,新型的科研范式和合作模式也为科学界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甚至会带来一场新的科学革命。
新的科学革命对英语论文写作与修改也提出新的挑战和机遇。笔者作为一名英语写作老师,也曾协助不少的博士生、青年教师修改英语论文。因此在这里,我想思考一下互联网时代新型科研合作与交流对英语论文写作可能产生的影响。
 
长期以来,论文的写作、审稿都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过程。为了确保公平、公正,大多数期刊都采用了双盲的审稿模式,即作者和审稿人都是匿名的。然而,这种模式也带来了不少问题,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是审稿周期太长。笔者2016年在Journal of Second Language Writing上发表的一篇关于论文修改的文章从2015年6月底初次投稿到10月底获得审稿人的首次意见再到2016年3月最终见刊,前后耗时长达9个月,据说还是比较幸运和顺利的。
 
然而,学界在审稿方面的改革尝试并不成功。顶级学术期刊Nature曾于2006年推出开放式同行评阅的实验。研究人员向1369篇通过Nature编辑初审的论文稿作者发出邀请参加这次实验,仅有71篇的作者同意参与实验,将论文稿放在网上接受开放式评议。
 
 
 
开放式审稿遭到冷遇或许说明科学界对于在工作方式上的革新并不热衷,而在论文写作方面,想推行这方面的改革就更困难了。除了像Polymath这种没有特定作者的项目可以实现互联网上的开放式写作与修改,绝大多数的作者仍然只能在小范围内获得导师或朋友的帮助。然而,我们不难想象在互联网时代协作式论文写作对于提升写作效率、改进论文稿质量的潜力。如果作者能将自己的论文稿放在网络上如同维基百科或者开源软件的代码那样供大家讨论和修改,整个论文创作和修改的过程都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4. 结语   
 
科学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一样,是在传统与创新这两种力量的博弈与平衡间进行的。一方面,科学家必须不断利用传统的资源和制度来工作;另一方面,创新又是科学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本文所讨论的开放存取式的数学研究与论文创作模式是互联网时代研究工作方式上的创新,和历史上各种创新一样,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陶哲轩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当他提交署名为Polymath的论文给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数学系时,工作人员拒绝接收这份论文作为他的成果。对于享誉世界的陶哲轩教授,这当然不足挂齿。但是对于众多还在为职称而劳碌、为三餐而奔波的大学青年教师来说,Polymath这类的开放式协作模式在贡献认可机制上的缺陷却是致命的。 爱因斯坦早就说过:科学是很棒的工作,只要不靠它谋生(Science is a wonderful thing if one does not have to earn one's living at it.)。笔者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会在不久的将来摆脱生存所带来的焦虑和个人名利的束缚,摸索出一套更能发挥个人和集体合作潜能的科研工作与论文写作模式。 
 
 
参考文献
 
Greaves, S., Scott, J., Clarke, M., Miller, L., Hannay, T., Thomas, A., & Campbell, P. (2006). Nature’s trial of open peer review. Nature, 444(971), 10-1038. 
 
McGrath, L. (2016). Open-access writing: An investigation into the online drafting and revision of a research article in pure mathematics.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43, 25–36.  
 
Shneiderman, B. (2008). Science 2.0. Science, 319(5868), 1349–1350.  
 
 
 

微信、手机QQ搜索关注 哆嗒数学网 每获得更多数学趣文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标签: none

评论已关闭